20241111日—12日,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赴项目校——温岭市箬横镇中学(以下简称“箬横镇中”)开展第6次驻校指导工作。中心常务副主任查颖教授,中心办公室主任彭年强,中心研究员蔡群青博士、林铮铮博士、叶毓婷以及义乌教育研修院特级、正高级教师成佳梁参与此次驻校指导。温岭市箬横镇副镇长吴佳豪,箬横镇中学党总支书记朱文波、校长杨正善、副校长江海明、副校长赵伟、校办主任陈海标等全程参与本次活动。


在第一期项目分析总结暨第二期项目沟通论证会上,查颖教授代表****温岭市教育局、箬横镇政府、箬横镇中学的充分信任与支持,她系统梳理了项目第一期开展的具体情况,指出在温岭市教育局、箬横镇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在箬横镇中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相关工作按照合同规定,有序、高效、高质量得到推进与落实,圆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与目标。


朱文波书记代表箬横镇中学感谢中心团队一年以来的指导与帮助,他从学校风气的转变、教学质量的提升、社会评价的提升以及教师认同度的提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梳理,并对项目第二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学校的现实诉求与新的期待。


箬横镇副镇长吴佳豪代表箬横镇政府感谢中心对于箬横教育的关心与支持。结合项目开展情况,他衷心希望箬横镇中学能够在中心专家的引导与指导下,继续聚焦课堂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他期待在中心专家的指导下,箬横镇中学能够以教科研为抓手,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针对项目第二期工作以及项目校的具体需求,查颖教授代表中心做了详细介绍和解读。双方围绕教学质量提升、校园文化设计、青年教师培养、师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等事宜进行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

在箬横镇中学教师教科研课题指导会上,箬横镇中学林美丽、陈静以及徐敏红三位教师逐一汇报了“农村学生‘说题’教学实践研究”、“关于改善乡村初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基于ADDIE模型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路径研究”相关情况。校长杨正善主持课题指导会。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特级、正高级教师成佳梁对三个课题进行细致而全面的指导。


针对林美丽教师的课题,成特指出课题名称未对研究的学科对象作具体说明,“说题”的研究与实践路径不是很清晰,建议可调整为“指向数学思维发展的农村初中生数学说题实践研究”。文献综述方面,他认为学生说题本质上是对学生学习主体的自我激发,强调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等高阶思维,彰显生本理念。建议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理论及“做中学”等实践教学理论为指导,加强述评写作,着重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以学科实践创新落实新课程标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核心素养形成,形成“说课”研究的新空间作阐释,以此呈现课题研究的价值。在研究框架方面,方案中所提及的班级对照实验属于教育实验研究,需要作必要的实验设计,如明确实验对象、实验目标、实验假设、实验变量控制、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方法等。如实施的条件不成熟,可调整为行动研究或课例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应该关注“说题”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策略、方法和指导。建议将学生说题的支架性策略和学习资源及说题方法指导作为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预期成果方面,除了形成“说课”案例、“说课”视频,还应体现课题研究可获推广、借鉴的价值,如学生数学说题的结构框架、说题的指导策略等。


中心蔡群青博士指出课题研究应该强化问题意识,从国家政策文件、课程改革目标、学生能力培养等层面厘清课题的研究背景,对标新课标、“双减”政策要义、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目标,阐明“说题”教学的必要性。扎实做好文献综述,建立综述与自己研究重心的有机关联,从而明确研究目标、细化研究内容,围绕促进初中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这一旨归,借鉴相关理论基础,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梯度有序的说题类型,为学生拾级而上搭建学习支架。规范研究方法的运用,强化不同研究方法与各个研究内容的适切性,提升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

针对陈静教师的课题,成佳梁认为原课题名称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初中生学习方式”过于宽泛,不利于研究的开展,建议结合学校的育人文化、当下的课改实践,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中选取某一领域作深化研究。同时,也可以挖掘当地资源,利用箬横镇丰富的乡贤文化、文学资源等,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中心彭年强主任认为该课题指向的是乡村初中学生,但是课题申报书只论述一般意义层面上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并未对乡村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作深入分析。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与解释不清,“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并不是一回事,因此亟需在课题申报书中对“学习方式”概念进行操作化定义,避免引起歧义与误解。课题研究内容方面,出现了策略与建议相关内容,建议要进行调整。技术路线部分,应该用图表形式进行呈现,不建议用文字,另外需要区分技术路线与研究方式两者的区别。课题申报书书写应该规范、准确,避免明显的语病、错别字,避免用“抒情性语言”来进行表述。


中心研究员叶毓婷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我国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选题是紧扣时代要求的,但是学习方式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可以聚焦至某一个具体的学习方式。课题研究要进行概念界定,只有明确了“是什么”,才能解决好“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针对徐敏红教师的课题,成佳梁认为课题研究的主体为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除了路径的建构,还要关注阅读目标、阅读任务、阅读评价等,他建议将课题名称调整为“基于ADDIE模型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行动研究”。在选题背景方面,申报书中所列的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理解不深,教学目标、内容及资源缺乏整合,教学评不一致等三个问题,指向三个不同的维度,建议聚焦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问题。在研究意义方面,建议在拓展方法论、深化单元整体教学本质理解、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等表述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的表述。研究综述方面,建议增加新课程改革以来,有关大单元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等前沿学术研究及较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以及在语文单元教学中应用ADDIE模型的同类文献。在研究设计方面,对核心概念的界定需要更加科学、清晰,建议从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两个层面加以界定。可融入ADDIE模型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环节,形成操作性概念定义。在研究目标上,除了路径,建议将构建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评价等相关的教学策略与阅读框架,以及开发支持阅读教学的学材(阅读指导手册)纳入研究目标。在研究内容方面,单元阅读的主题设计与文本群建构需要注意设计的基本逻辑——从新课标的阅读素养出发,指向教材中各单元的单元目标,联结阅读主题与阅读任务。在此基础上,对聚焦式结构、圆环式结构和网点式结构赋予学生从单篇阅读到群文阅读再到互文阅读,从单点结构到多点结构再到关联结构的语文阅读任务与阅读思维的紧密逻辑。在研究方法上,建议在课堂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基础上增加行动研究,通过持续多轮迭代的教改行动,形成科学、合理、适切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体系。在预期成果方面,可分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可以是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构建策略与实施体系。而实践成果可以是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指导手册、阅读文本、教学课例集、微课资源等。


中心林铮铮博士指出徐敏红教师的申报书相对完整,思路清晰。她结合自身撰写申报书的经验,提出七个方面的修改建议:一,课题组成员是否可以考虑跨校合作,邀请有相关教学改革经验的老师加入,借力他们已有研究成果,丰富本课题的已有研究基础。二,关于选题背景,最开头是否可以直接引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要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以此作为语文单元整体阅读研究更直接的政策文件支持,再介绍语文新课程标准;背景中所提及的整体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可以用一两句话做概述;背景中可以简要介绍ADDIE模型对于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三,研究意义聚焦在教学和教师两方面,可考虑添加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会更加全面。四,研究综述部分,对ADDIE模型的英**个简单介绍。五,研究内容有5个部分,为了让研究有侧重,可以明晰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并且将此部分标题加粗并括号备注重点和难点。六,已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建议可以适当进行归类。七,保障措施方面,可以从课题组成员结构、单位所提供的软硬件设施及图书文献资料等方面展开。

最后,查颖教授做了课题指导总结,强调课题选题要有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在研究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于相关文献理论、文献资料的搜集、学习与积累,并简要介绍了教育理论的学习及应用于教科研的具体方法。她还鼓励箬横镇中学教师们要重视并勇于开展教科研工作,以教科研为抓手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箬横镇中学教研组长、课题组成员、35周岁以下年轻教师也参与上述活动。

       据悉,自20232月中心与温岭市教育局签订“温岭市箬横镇中学综合提升”重大项目以来,中心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工作。通过组建包括高校学者、高校学科教学与课程论专家、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中小学一线特级正高级教师、教育媒体“五位一体”的教研指导专家团队,努力把项目校打造成为镇中崛起的“县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