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日下午,“田家炳德育大讲堂”第十五讲在浙江师范大学17112报告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荣誉理事长檀传宝作了题为“‘德育课程一体化’何谓?”专题报告。讲座由中心德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肖祥教授主持。田家炳基金会行政总裁田立仁、专家义工麦志强校长、干事刘秀琼,中心常务副主任查颖教授、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庆功教授,浙派名师名校长班学员以及浙师大在校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等两百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


讲座伊始,查颖教授代表中心欢迎并感谢本次主讲嘉宾檀传宝教授,欢迎田立仁总裁、麦志强校长、刘秀琼干事等莅临现场参与活动,并向在场师生简要介绍了中心发展状况以及田家炳德育大讲堂创设初衷、发展愿景。


随后,檀传宝教授围绕“德育课程一体化”概念存在的必要性、构建的可能性以及应有的规定性展开探讨。他认为动态社会已成为常态。当代世界,教育尤其是德育,已经面临社会和历史的双重挑战:一是社会存在的“多元”,二是历史发展的“断裂”。因此,“德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在于,教育要实现在价值目标上建立共识,实现一体化。另一个重要维度在于,教育要实现在教育理念上的一体化。针对“德育课程一体化”概念构建的可能性,檀传宝强调德育课程在观念上找到新的教育指引是完全有可能的,并系统介绍了日本、英国、德国等国的实践经验。针对“德育课程一体化”概念应有的规定性,他从教育目标的生态性特征、教育理念的稳定性特征和教育力量的整合性特征等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与阐述。


自由提问环节,檀传宝就在场师生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回答与解析,并勉励在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扎扎实实做研究。讲座后,中心常务副主任查颖为檀传宝颁发“田家炳德育大讲堂”纪念证书。


檀传宝教授的讲座内容详实、逻辑缜密、鞭辟入里、深入浅出,通过德育理论剖析与实践案例解读,让大家对于“德育课程一体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座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新颖、视角独特、分析透彻、观点鲜明,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创新性、启发性。

据悉,“田家炳德育大讲堂”是由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创办,目前已开展了15期讲座。“田家炳德育大讲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德育研究学者、德育实践专家以及一线名师等开展讲学,以激荡思想、启迪智慧、探究真理,促进中国德育研究的科学化、民族化,促进德育研究中外融合,进而实现以理论探究带动中国德育实践变革。